摘要:“青马工程”实施十余年来,取得长足稳定发展,但也存在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学员结构较为单一、跟踪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新时代推进高校“青马工程”提质增效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客观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选择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需要。应积极把握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统一原则,推动课程体系规范化;把握同一性与差异性相统一原则,促进人才选拔机制合理化;把握长期性与实效性相统一原则,构建人才跟踪培养机制。

 

  关键词:“青马工程”;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并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明确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实施十余年来,“青马工程”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平台,地位作用愈发突显[1]。高校作为对青年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加强“青马工程”建设、强化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任务。当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青马工程”还存在覆盖范围不够、规范化水平不高、工作机制不完善、纵向联动和横向协同的培养体系不够健全、衔接培养和人才举荐有待加强等问题[2],极大地限制了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近年来,学界对“青马工程”建设与青少年政治引领的内在关系,以及高校“青马工程”院系开展模式做了广泛研究。虽然有较多学者研究高校“青马工程”与党建工作的内在联动机制,却鲜有在新时代的客观条件下从整体视域把握高校“青马工程”提质增效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拟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青马工程”提质增效的问题透析、价值意蕴及路径,以期对学界“青马工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提质增效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青马工程”旨在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其人才培养具有渐进性与生成性特点。然而,目前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普遍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建设流于形式等问题。以H大学为例,“青马工程”培养课程体系呈现出以下问题:一是课程内容与本科生通识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系趋同,课程内容呈现重复性、同质性,学员知识面拓展有限;二是普遍采取讲座、报告或者讨论会的授课形式,未能搭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方式缺乏创新;三是实践课程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参加社区志愿活动为主,缺少互动性强、参与性高、具有启发性的实践活动。缺乏高质量实践锻炼的培养,理论学习与红色教育必然呈现“空心化”“宽泛化”等问题。由于资金不足、程序烦琐、资源调度困难等原因,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建设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根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大学生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4.99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可查阅和下载本站所有内容(word文档可复制/修改),本站持续每日更新中……如有问题可联系客服微信:cwwkefu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可查阅和下载本站所有内容(word文档可复制/修改),本站持续每日更新中……如有问题可联系客服微信:cwwkefu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0.1395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