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我们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深入把握安与危、内与外、攻与防的辩证关系,进而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涵,全面分析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因素,科学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体系,大力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把握安与危的辩证关系,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的安与危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受损量处于可承受限度内,其核心价值占主导地位,功能发挥和日常运行有序;意识形态危机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受损量超过可承受限度,其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意识形态效能下降、秩序失衡。可以说,当意识形态受损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意识形态就会从安全状态转向危机状态。对此,我们要运用辩证思维,既要看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胜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性,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胜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曲折性,始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一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文化自觉、辩证的思维方法来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意识形态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不能因此而丧失警惕,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及其与危机的对立统一关系,特别是要厘清安与危的边界。对此,可从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优先目标和正常秩序等三个层面及其受损程度,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估标准,对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进行问题定性、烈度定量、变量定数和可控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相关紧急事件或紧急状态是否超出常态管理能力范畴,以及决定采取何种紧急应对方案。其中,核心价值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是基于内在规定的分析视角;优先目标是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基于主要功能的分析视角;正常秩序是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基于总体效果的分析视角。根据安与危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处于安全状态,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推崇,真正入脑入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4.99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可查阅和下载本站所有内容(word文档可复制/修改),本站持续每日更新中……如有问题可联系客服微信:cwwkefu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可查阅和下载本站所有内容(word文档可复制/修改),本站持续每日更新中……如有问题可联系客服微信:cwwkefu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0.1479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