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内涵和外延上包含作为人的共同体和作为文化的共同体两方面,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作为人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多样性;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建设了祖国的美好山川,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点上,56个民族又是“一体”的。作为文化的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各民族文化始终在相互对话和碰撞中交汇、交融、交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以汉文化为主体,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认同不断加深,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历史证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积极、主动的交融与借鉴,将共同推进民族关系高度融洽、民族文化高度繁荣。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造性继承和延续这一历史血脉,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的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崭新篇章。

 

实践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牢固树立国情意识,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正确树立、真正树牢政治观、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实现共建共享;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将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历史血脉的创造性转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创新性发展,最终体现在共有物质和精神家园要共同建设的理念和行动上。

 

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4.99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可查阅和下载本站所有内容(word文档可复制/修改),本站持续每日更新中……如有问题可联系客服微信:cwwkefu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可查阅和下载本站所有内容(word文档可复制/修改),本站持续每日更新中……如有问题可联系客服微信:cwwkefu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
0.140080s